3月27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落幕,数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杨兵获数学专业组一等奖,成绩位列全国第四,取得我校历史性突破。
杨兵专业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凭借优秀的成绩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他曾获评2014-2015学年度校“三好学生标兵”。
学习更多东西
对于热爱数学的同学来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是场不容错过的大赛。杨兵共参加过两次,分别取得湖北省三等奖和全国一等奖的成绩。
“数学竞赛考的就是我的专业知识,第一次参赛时我没有特意准备,虽然有参加培训,但感觉和平时学习差别不大。”杨兵回忆,大三上学期时他同时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建模大赛,最后建模大赛拿了全国一等奖,数学竞赛却止步于湖北赛区。可能是建模大赛消耗了大部分精力,杨兵也感觉自己当时状态并不好,但他没有放弃。“我想通过比赛学习更多东西”,杨兵参加数学竞赛不仅是为了那份荣誉,更是希望自己在一次一次的磨砺中成长进步。
进入大四,时隔一年杨兵再次来到赛场,一路冲进决赛,最终取得了数学专业高年级组全国第四的成绩。这一年里,杨兵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巩固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基本知识,他相信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事实也确实如此,杨兵说:“每一次温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曾经困扰我的问题,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思维就得到了锻炼,对于知识的感悟也相应提高。”
杨兵坦言,对他帮助最大的还是学院的培训,在导师们的帮助下他才能快捷、清晰地整理好脉络,更好地理解知识,这些是促使他进步的最大助力。“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杨兵如是说。
自信心和执行力
对于杨兵来说,数学不仅是他的专业课程,也是他的兴趣爱好。
除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杨兵还参加过各类数模竞赛,他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数学建模其实是一个特别劳累的工作,它涉及到建模、编程和写作三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所以每次参赛都得熬夜,承受的精神压力很大。” 杨兵回想起了参加比赛的劳累,但眼神中仍是坚定。
建模大赛的高压环境锻炼了杨兵超强的执行力,他说:“取得现在的成绩,除了靠脚踏实地地去学习,还有我的自信心和执行力。”激励自我的自信心和言出即行的强大执行力,让杨兵做任何事都能保持效率,事半功倍。
在同学们眼中,杨兵是个不折不扣的“学神”。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年级第一的成绩,还有他满满一页PPT都列不完的所获奖项,都反映出他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但杨兵对此不以为意:“我和其他同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和我一样努力拼搏的大有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