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倒计时100天开始了,它不仅意味着别离,也将是学生时代的终结。”3月13日,社会学系2012级本科生岑佳萌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她,想为大学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专业成绩排名第二,社会实践经历丰富,学生工作做得游刃有余,岑佳萌曾凭此获评“校三好学生标兵”,但她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我只是争取每件事都多付出一点,因为尽心处就是不同。”
“逼自己一把”
岑佳萌大一时加入了校学生会外联部、记者团等5个学生组织。她的同学王彦飞回忆:“那会儿常常看见她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在校园里穿梭,忙碌而充满热情。”
校学生会外联部每年有两大传统活动:武汉地区七校外联峰会和“三走”迎新年晚会。大一时,为了办好活动,岑佳萌跟着其他部员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2点。收拾场地的人手不够,她一个人默默扛起了一顶帐篷,这让当时的外联部部长、生命学院2011级本科生李延彬觉得:“岑佳萌做事十分踏实靠谱”。
大二到大三,岑佳萌担任外联部长。外联部的工作不仅需要与不同商家打交道,还要兼顾学校和学生的诉求,岑佳萌直面挑战:“它是一份事业,也是一种责任。”
在岑佳萌担任部长期间,两大传统活动如期顺利举行,收场时她和几位部员一起扛完了30多顶帐篷,又花两个小时将操场打扫干净。她笑道:“部员和部长的差别,就是收一顶帐篷和30多顶帐篷的区别。”
忙于组织活动的同时,岑佳萌还有雅思考试和课业论文要完成,最终她一样也没落下。她感慨道:“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我不是学霸”
岑佳萌常说自己不是学霸,她坦言大一时学习成绩比较糟糕,到了大二才逐渐找回学习的状态。她说:“有了成绩才有选择的余地,不应该让成绩成为你的阻碍。”
社会学的学习需要从不同角度不断完善思维方式,岑佳萌经常找系里的老师交流想法,探讨专业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还摸索出了写论文的方法。社会学系讲师吴帆评价岑佳萌的论文:“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学术功力在同龄人中已属于一流。”
除了理论学习,岑佳萌也注重实践,她说:“学习社会学,得进入社会大课堂。”大三暑假,她赴贵州省纳雍县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探究当地民俗和村民的教育理念。岑佳萌将社会学调查方法运用于实践,记述一路的风土人情,并把调研结果写成通讯稿,在新华网、荆楚网等媒体上发表。
“说出来没有意义,做出来才有意义。我希望我能够处在山腰上,既能够看到山顶的风光,也能感知足下的万丈深渊。” 面对未来,这就是岑佳萌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