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微积分教学经验、互联网海量极限信息和本帅的融会贯通,最终金丹大成!成就此篇!”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极限大总结,终极宝典》中,我校数学学院的老师陈波如是写到。而学生们总是亲切地称这位第一眼看上去不苟言笑、眼睛不大、高个子、长相普通的34岁老师为“波波老师”。
创办“萌萌哒”公众号
谈到创办公众号的灵感,陈波说来源于学生的朋友圈和空间里转发的关于特色团日的状态。“特色团日都能搞公众号,那我自己也玩一玩吧。如果把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发送到公众号上,以后再上微积分课时,我就可以直接让他们去看公众号了”。说创就创,2015年11月22日,陈波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微信公众号“HUSTMath陈波”。
打开这个微信公众号,会看到“波波爱你”、“波波恨你”和“波波想你”三个板块。“波波爱你”板块中是陈波的已写文章;在“波波恨你”中点击“永远不会”则会弹出一张“写高数去”的表情;在“波波想你”中则是每周更新的“娱乐周刊”。“只要你是学霸,只要你给出了更优解或者是做出了波波没有做出的题目,不仅不会被惩罚,还会有鸡腿相赠哦!多打多得,买一赠一……”在“娱乐周刊”里,陈波向同学们发出“打脸”战书。
到目前为止,陈波的公众号关注量已经达到了1000,几乎每篇学习性文章的浏览量都在200以上。关注者里除了陈波自己课堂上的学生,还有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粉丝”。
经济学院15级李锐(化名)说,自己是在QQ空间上知道陈波老师的:“看到别人发的说说,觉得很好玩,能把数学变得这么萌,就好奇地关注了。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华科会有这么萌的数学老师。但是公众号的内容对我这种学数学分析的人来说有点超前,但是迟早会有用吧.至少觉得数学不那么无聊了。”她同时表示自己会长期关注这个公众号,“很期待他以后会发什么,并且他现在还有娱乐板块,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不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其它高校有学生也关注了陈波老师的公众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15级的刘同学说,自己的高中同学是陈波的学生。她看到的公众号的截图,觉得好玩就关注了。但是由于自己学校课程进度不同,所以她也没有仔细看。不过,虽然自己学校的老师大多古板而正经,但她并不希望自己老师的上课风格像陈波一样,她开玩笑说:“因为我们数学课是纯英文教学,本来就听不懂,这样讲会疯。”
公众号的背后,是陈波老师的汗水。创办公众号几乎是“白手起家”,所以陈波投入的精力格外多,几乎每篇文章都要整理一个晚上。要在保证完整性和严密性的基础上兼具娱乐性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每一篇文章都要修改好多次。陈波表示,这个公众号目前还是有一定局限性。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缺乏互动,并且反馈的渠道比较单一。以后,陈波计划把微积分的关键知识点都整理成文章放到公众号中去,学生输入关键词就能直接看到文章。他说:“我是近两年才开始教微积分的,创办公众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和总结。”
课堂风格的转变
走进课堂,陈波同样不失幽默本色。陈波上课从来不点名,因为有意思的数学课完全不用担心学生翘课。在一节主题为“众神的恩赐——送给单身狗的礼物”的微积分课上,陈波低着头在讲台上边走边说:“女生的脾气就像天气一样,复杂多变。了解女生的收敛域发不发脾气只是亲近女生的第一步,真正了解女生,还要会求和函数。所以今天我们来上习题课,各位单身男青年学好了……”故作严肃的“冷幽默”引起台下阵阵笑声。临近下课,陈波老师得意洋洋地说:“今天没来听课的,注定大学四年单身,因为今天发的福利他们没有听到。”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把幂级数比作“优雅的小公举”,把泰勒公式比作“一般人掌握不住的核武器”还把求极限的过程形容为“像一层一层地剥洋葱”。有一次,陈波老师在课堂上讲得飞起,不定积分讲完了,他突然来了一句:“不定积分,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笑声。
课下,不断有同学在QQ空间发动态,记录陈波的经典语录。药学专业15级的司玲蒙表示,他搞笑的上课风格让自己更加热爱数学了。
中午下课后,很多同学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下来问问题。陈波解答完同学们的问题之后,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他边收拾东西边说:“数学本来就是很严肃的东西,所以上课不想弄得更加严肃。”
其实,陈波以前的教学风格并不是这个样子。他回忆说:”现实生活中我一直比较严肃,也不怎么笑。我总觉得上课就应该有上课的样子,老师应该是严肃的,所以会按老师的形象去做老师。”
陈波在网上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所以很多人叫他“萌叔”。由于自己不善于表达,在公众号上可能信手拈来的卖萌的句子,在课堂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网络上的搞笑和现实中的严肃形成的巨大反差,让陈波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这种幽默的风格带到课堂上来呢?
正是从这个学期开始,陈波摘掉严肃高数老师的面具,“萌叔”模式走起,在课堂上做最真实的自己。从此,班上有同学过生日时,他会送一些小礼物;课下会请做出来难题的同学吃鸡腿;甚至会邀请学生给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起名字……“感觉这一届学生是最亲的一届,我甚至把他们当自己的研究生看待。”这是陈波的心声。
至于效果,陈波感觉到课堂上睡觉的人明显少了,课下提问的人明显多了。以前课上同学们经常埋头看手机或看书,现在则基本会一直抬头看黑板。
“卖萌”之下的顾虑
但是,陈波坦言自己会有顾虑:玩笑开得太夸张,会引起学生反感,很难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同时他也会担心同学们对”卖萌“不买账。事实上,也确实出现过他在课堂上讲笑话,却并没有人笑的尴尬场面;也有同学对这种“卖萌”的教学方式表示反感。“卖萌”也是一个技术活,怎样把卖萌和高数结合,怎样给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比喻,陈波表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学学院的毕老师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众多创新成果,他说:“评价一种教学方式,要看学生是否能因此产生兴趣,再看通过这种模式是否学到了东西。现在流行的互联网+教学,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都需要大家探索。”但是对于这种幽默的教学方式,他表示,风格就是个性化的,不必推广。
陈波反复强调,“卖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自己的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听课,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陈波老师表示自己不想出名,他公众号的功能介绍写的也是“玩票性质”。他在公众号上也提到,“自己写的文章都是比较粗浅的。想学好微积分,除了自己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没有别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