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情:
新闻与活动
 
  学员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学员风采  
校“三标”郭子琪:专注做好每一件事
发布日期:2016-01-07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编前:2015年12月23日,学校集中表彰2014-2015学年度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三好学生标兵”、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郭子琪作为校三标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成长的喜悦和感悟。新闻网特摘登她的发言。


■郭子琪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离开亲爱的母校,除了不舍与眷恋,我还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华中大学子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

这里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大学生活中成长的喜悦和感悟。

首先,面对学习始终如一。我相信,每个人最打动人的时候,就是实心实意投入到一件事情中而没有其他的杂念。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纯粹的回归到学习的过程本身,以总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均为第一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暑期实践优秀个人、经济学院最高荣誉麦克法登-林少宫奖学金、权威论文一篇、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每份微小成绩的背后,都唯有专注二字。专注,所以回到赤子模样,在这个天地间,自己就是王者。

其次,面对科研不懈追求。大学的平台很大,给人无限可能,但有时正是因为选择太多,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在我的大学四年中,我希望自己至少能专注做好一件事,努力将它做到极致。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我定期参加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主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任务,也从初学者成长为权威期刊论文的第一作者,并保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还记得当初科研遭遇瓶颈,对着自己整理好的将近四万组横截面数据失神,想起导师那一句“做科研的人,怎么能没有一点死缠烂打精神”时,咬咬牙推倒重来,当时想想,也只不过是从头开始。希望经过岁月的沉淀,我们依旧能保持今天的理想与激情,冲劲与坚韧。

最后,面对时代担负责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一名平凡的中共党员,但我也不断在思考,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多一点贡献,带来多一点改变。穿越崎岖山路深入大山进行调研时,听见少数民族聚居地留守老人的叹息。进行二十余次志愿服务时,看见智障学校孩子们见到我们时的欣喜,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底。在我的研究中,也努力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了的底层低收入群体。当实践被腾讯、新浪等主流媒体报道,被大山阻隔的当地产品受到了多一点的关注,当论文被知名学术期刊录用,城市化进程中不平等问题产生多一点的影响,我都感到由衷的激动和开心。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路而来不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让我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我曾经有幸作为十余名学生代表之一接待来自麻省理工的同学,也曾经被邀请在清华礼堂为青年中国行全国调研大赛担任指导嘉宾。感谢母校,让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至今仍然能想起,在大型晚会上和队友一起进行拉丁舞表演的兴奋,在图书馆独自一人阅读到深夜的满足,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和同伴一起奋战到天明的激动,以及在森林夜跑中完成自己第一个八公里的开心。

四年转瞬即逝,青春未曾褪色,荣誉代表过去,未来正扬帆起航。我们应秉承华中大精神,从点滴做起,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担负起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精神充实、意识独立、视野开阔、能力全面的新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成长!



附:华小科对郭子琪的专访



学术之路:平淡却不平庸


学习是一件纯粹又快乐的事


校三标的展示板摆在东九时,小科就被郭子琪学姐满满当当的成果镇住了,迫不及待问出了思考已久的问题:你会觉得大学这几年很忙吗?

郭子琪:“之前有学弟学妹问我,你晚上是不是从来不睡觉。我每天晚上都睡觉的啦!人可以利用的时间实在太多了,你只要抓住一些就可以做很多事。其实真正很多事情并行去做是在大二下,快到大三的时候,包括我的论文,两个大创项目,参加美赛还有社会调研。只要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好,就会发现时间很充裕。也不觉得累,还蛮开心。”

“纯粹”,大概是她取得今天骄人成绩的重要原因。她引用一位学长告诉她的话“学习是一件很纯粹的事,只要用心投入,就能获得快乐。”

当她回忆到大一时纯粹的学习状态,仍觉得无比充实和满足。“大一的时候特别纯粹。早上去自习室,累了就发发呆,出去走两圈,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手机掏出来,学习本身不会让我觉得枯燥无聊。当时我们学经济学原理,提前整本书看一遍,当时的心态就是真的想把这门知识掌握好。那时候就真的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求知若渴吧。


最大的限制是限制本身


很多人因为瞻前顾后失去了很多机会,郭子琪学姐给出了这样一句话“最大的限制就是限制本身”。至于这句话的含义,她说:“什么都要去尝试一下,不要因为犹豫而放弃自己想要追求的事,哪怕你想要追求的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想到了就去做,勇敢尝试,不要顾虑犹豫太多,失败了又怎样?年轻时代的犯错成本很低。”

正是这种想法使她变成了一个勇敢尝试的人,放手去博。


突发奇想的学术经历


写论文的契机听起来甚至像一个孩子的冲动。“我想留下些什么。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解决它。想做就要把它做好。单纯想做做学术方面的事。”

但正是这种孩子般的冲动,让她在大三一年,发表了达到本专业硕士毕业水平的论文。她说:“当时从零开始做论文,碰到什么解决什么。我主动找到老师和博士生寻求指导,自己提着电脑去找博士生,和他们一起自习,有问题就问,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搜集数据时不懂方法做了很多无用功,甚至还有几个月的成果推倒重来的经历。参加研究生研讨会,坚持了一学期,自己去学习做学术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进步真的很大。”


不试试怎知未来去向何方


她很庆幸有写论文的经历,“本科如果没有尝试过做学术论文,可能不会知道自己是不那么喜欢学术,可能会去读博,可能之后就会痛苦”。完整走完过做学术的历程,她发现自己志向不在学术方向,才选择读专业硕士,之后去工作。“


为调研不畏艰苦


大二暑期,她和队友一路颠簸,深入大山,进入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鹤峰县,调研“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发展机制”问题。实践期间,身体不好的她,毅然决然的选择坚持,在与同伴实地走访7家企业、工厂,走访各地村委,深入基层农户中后撰写调研政策建议报告。

报告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并获得腾讯网、新浪网等七家主流媒体报道。在评优中,她们从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暑期实践队的荣誉称号,并获得“如意实践奖学金”。


灿烂年华:生活的诗和远方


爱好是生活的兴奋剂


对于郭子琪而言,生活不是只有学习和学生工作。拉丁舞也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校拉丁舞队的一员,每周末都要她和队友们一同训练,参加一些表演,她说这是大学最开心的回忆。班级风采大赛上,她的拉丁独舞也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跳舞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和激情。音乐响起,舞蹈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什么压力都烟消云散。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也是不可缺失的活动。


完整的时间完整化,碎片的时间碎片化


每一位能妥善处理学习与社团活动的人,都不可免俗地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的问题。郭子琪是这么回答的,“这么说吧,我部门的小朋友问过我说如果接了部长的职位会不会影响学习啊。我当时就说,你以为你不做学生工作会把时间留去学习吗?很有可能你最后就是在寝室玩手机,既没有做学生工作,也没有学习。往往不是冲突关系,只是你没有那种意愿去做。而且我认识的学生工作做得好的,学习也有的很好的。这也是一种正向反馈吧。”

当然,这正向反馈的背后有高效率的支撑。她觉得自己“有一点工作狂属性”,工作起来会专注到忘我。“我会想要把时间全部都安排好,给自己的学习留出充足的时间,把完整的时间完整化,碎片的时间碎片化,让每一分钟都有意义。比如说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我会把所有琐碎的学生工作放在一天来做完,然后给学习留出完整的时间。”在小科眼里,郭子琪是一个善于安排时间,会规划生活,十分自律,能高效利用时间的人。这也正是她能在大一完完整整参加四个社团组织,并且不影响学习的原因。


一路走来:感悟▪感恩


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郭子琪也有了自己的感悟:“青年的责任感。遇到一些人,他们真的为社会想做些什么,想改变些什么。我自己会关注更多的新闻,也开始思考。我们应该要走进社会,不管是做义工还是什么。总是呆在大学里面,会觉得自己只是学生,只要学知识,对这个社会没什么责任。那就是享受了福利却没有担起相应的责任。即使不能改变些什么,也应该去做。”

当然,郭子琪也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她曾参加过武汉地铁站义工、湖北省图书馆义工、汉口五十一中支教志愿者等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也曾在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会上鼓励大家多去触摸体会真实的社会。作为2014年青年中国行全国社会实践调研大赛优秀实践队代表,2015年,她受邀成为青年中国行全国15位指导之一,赴北京对2015百强团队进行指导。


感恩自己是一名HUSTer



在即将离开华中大的日子,郭子琪向小科表达了对母校的不舍:“真的很幸运来到华中大,学校的平台很好,提供了很多机会去尝试,很多资源去利用。在这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碰撞。真的很感谢导师,同学,华中大校友的帮助指点。华中大的凝聚力,华中大人帮扶精神真的教会我很多。”

 
专本学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在职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职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
公共英语等级证
大学英语等级证
学位英语
教师资格证
人力资源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物流师
我要报名
报名方法
付款方式
常见问题
网上报名
新闻与活动
新闻动态
校园活动
学员风采
最新考情
政策要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机会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13号    http://www.tuoyingedu.com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10-62195581  <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blank">京ICP备13040403号-1 </a>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03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