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读 朱子超摄影
宿舍读书 朱子超摄影
大学生进行早读 杨晨摄影
“读书文化”主题团日活动 张治铎摄影
姜兆儒对如何选择好书、阅读好书提出建议 高明珂摄影
世界读书日主题讲座 高明珂摄影
“别处的生活”文学沙龙现场 李送杰摄影
诵读经典 朱子超摄影
经典图书校园巡回展销 王大勇摄影
图书馆过期期刊免费赠送 王大勇摄影
扫一扫,进入学校移动图书馆 王大勇摄影
【本站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春日初升,逸夫实验楼前响起朗朗诵读声,这是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的“诵读经典,我的读书日”活动,号召学生党员品读经典,重温书香。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文学沙龙和学术报告会,彰显了广大师生对阅读的关注和热爱。
李克强总理在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于今年3月下发《关于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在多年倡导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建设“书香中国”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在我校众多师生当中,读书也已然成为益智、修身、增才的重要手段。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成为一种风尚,下面让我们走进师生,看看他们的阅读世界。
4月23日一早,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来到讲堂群,在东西廊大厅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早读,书声琅琅。辅导员齐瑞说:“读书有益身心健康,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大家爱上读书、坚持读书。”
4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兆儒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世界读书日主题讲座,分析了大学生阅读质量日趋下降的问题,还对如何选择好书、阅读好书提出建议。“正如姜老师所说,一个读万卷书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智者,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静下心细细读书,拒绝浮躁,拒绝平庸。”谈起自己的收获,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刘西国感触良多。
4月23日,由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主办的题为“别处的生活”文学沙龙举行。此次文学沙龙以世界读书日为背景,共分嘉宾自我介绍与提问互动两个环节,邀请中国当代诗人,传记文学作家纪宇,岛城青年女作家、小说《牛津的夏天》的作者王菲,青岛市新华书店企划部主任崔立群,以及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逸龙与大学生就读书、写作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旨在激励大学生阅读,提高大学生读书、写作的能力。“这样的一个文学沙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上别样的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每个作者在书中营造的或真实或虚拟的文学世界。”活动结束后,王菲这样说道。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呼吁大家回归阅读,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301班大学生就是代表,4月17日,机电学院团委书记张鹏和学生一起在荟萃苑餐厅门口办起了书签制作大赛,有人自己手绘图案,有人在书签上附上名人名言制成精美书签。“今天亲自制作后加深了对书签的理解,书签原来不仅仅可以成为一种激励自己不断学习的工具,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书籍中的深远魅力。”学生马驰在参与活动后谈到,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同学们重新拾起书籍,静心品书。
除开展“诵读经典,我的读书日”活动,化学工程学院还发出“脱机断网一小时”读书日号召。为响应号召,同学们关闭了手机和网络,取一本喜爱的书籍自发阅读。走进17号楼419宿舍,电脑都收置了起来,宿舍内6人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名著。有不少参加活动的同学坦言,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比将时间耗费在手机和网络上有意义得多。
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校园中也有不少钟情于数字化阅读的大学生,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李树桥就是其中一位,“电子书能够让我随时拿起来阅读,非常便捷,这种方式让我更加喜欢读书,而我也能利用好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他认为,阅读一定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让自己爱上阅读,真正在书中得到收获。
谈及读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学生李阔也有自己的认识:“阅读是获取信息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了解了必备的知识,我们才能对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只有充实自己的头脑,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多一份从容和镇定。”
|